English

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1998-01-16 来源:光明日报 韩保江 我有话说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因此,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其中,“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进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控制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资产重组是指国有资产主体(企业或国家)在某种最大化利益驱使下,利用合并、兼并、出售、租赁、破产等方式,对国有资产存量所进行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流动转移、重新组合。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有退有进”、“截长补短”、“求同存异”和“技术升级”,使现存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资源供给结构及其变化的需要。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和手段。

面对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加速重组,以及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国有资产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长短失衡、结构趋同;企业组织不成规模、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花色、档次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等结构问题,不仅直接恶化了国有企业的生存环境,弱化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且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因此,必须下决心对经济结构,特别是对相应的国有资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这种结构调整的关键又在于国有资产存量能否根据市场要求进行有效流动和重组。因此,一是国有资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竞争性领域,进入非竞争性的公益性、垄断性领域,重点发展诸如社会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电力、基础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和尖端先进技术等高风险产业。二是国有资产要自觉从“长线产业”退出,进入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急需的“短线产业”。三是通过产权置换,使国有资产摆脱“小、散、同”的产业资产布局的困扰,集中力量,发展基础产业、短线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支柱产业。四是要着眼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抓大放小”,择优扶强,联合兼并,推动国有资产和其它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地向优势企业、名牌产品流动,发展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只有这样,国有资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并真正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作者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博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